2022中国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外滩高峰论坛 暨第二届长三角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全球大赛总决赛成功举办
发布人:长三角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全球大赛发布时间:2022.01.08
踏入充满新挑战新机会的2022,第二届长三角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全球大赛在走过近两百天的启动,报名,初选,复赛等流程,终于迎来了令人期待的总决赛。与此同时,上海作为当之无愧的金融中心的新品牌“中国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外滩论坛”也于1月7日在具有百年历史沉淀和荣耀的外滩华尔道夫酒店总会厅举行。
长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大赛发起者 陈琦伟先生
大赛嘉宾合照
本次活动由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华东师范大学全程指导,《金融电子化》杂志社、华东师范大学长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上海市黄浦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上海市普陀区金融服务中心、南京江东商贸区管理委员会、浙江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苏州市金融科技协会联合主办,上海华大亚浦金融科技应用研究院、杭州前程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共同承办。
开场致辞
大会主办方特邀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黄浦区金融服务办公室杨国威主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服务二部科技处施建东处长、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秘书长屠友富、《金融电子化》杂志社执行董事、总经理杨文艳、华东师范大学长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陈琦伟致辞、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葛平出席活动、特邀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原巡视员杨竑主旨演讲。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指出,金融科技已成为建设数字中国重要支点,当下中国金融科技正在从创新应用蓬勃发展的时代迈向以数据为基础的机器认知时代。以上海为引领,长三角区域金融科技创新发展为支撑,汇集各方资源打造金融科技具有全球影响力臂发展平台,成为新时代谋划和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助力经济数字化转型一项重要工作。华东师范大学作为地处上海双一流A类高校,在2021年正式成立的华东师大长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的校级科研平台,设立金融科技研究发展基金,持续赋能金融科技创新发展。
黄浦区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杨国威在致辞中表示,外滩金融集聚带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功能区和上海“金融科技应用示范带”的重要组成,金融要素集聚、机构体系健全、产业资源丰富、综合生态完善。黄浦区持续优化政策供给,2020年10月发布了“外滩金融科技10条实施意见”,2021年10月配套发布了“外滩金融科技30条实施细则”,为区域金融科技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希望通过政策配套不断吸引优质企业、优质项目、优质人才汇集到黄浦,黄浦区将不断加强培育发展新动能,努力使金融科技成为外滩金融集聚带新金融的新硬核、成为黄浦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服务二部科技处施建东处长致辞时谈及,金融科技创新对于凝聚金融发展新动能,深化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引领产业变革、助力新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新年伊始,人民银行总行发布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据此,2022年,上海总部将按照新发展规划有关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助力精准施策,创新金融服务,守牢安全底线,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近日金融科技50人论坛首次发布了主要城市金融科技发展HOPE指数和调查问卷。调查显示,长三角区域金融科技人才集聚效应明显,体现和反映长三角区域已经成为我国金融科技产业和资源重要集聚地。上海金融业积极运用最新科技技术,大力推进金融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助力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秘书长屠友富致辞中提到,金融科技论坛和应用大赛植根于长三角这片沃土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相信金融科技必将继续成为引领长三角和全国金融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金融电子化》杂志社执行董事、总经理杨文艳则希望通过营造良性的创新发展生态,赋予金融科技持久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促进信息技术与金融服务更深度融合,促进产学研用衔接,推动金融科技良性生态体系形成。
华东师范大学长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理事长兼院长陈琦伟介绍到,作为大赛的发起和创办方,我欣喜地看到第二届大赛参赛项目数量和质量相较于首届都显著提高,特别是主流金融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也积极参与,这意味着大赛顺应了经济大转型过程中对金融科技的需求主流化的大势。长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是华东师大作为国家级综合性大学的体制创新,目的是跨界整合大学中已居于全国领先水平的大数据,软件工程,计算机,人工智能,分布式技术,图形识别,区块链,金融与统计等学科的科研力量,为具有未来广阔应用前景的金融科技专业和行业,提供坚实优质的科技能力支持!
主题演讲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原巡视员杨竑在主题演讲中提及,面对全球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顺应国家稳健发展,现阶段金融科技也应该突出保障质量、稳健前行的总体原则。权衡利弊,稳字当头的路径选择是金融机构的共性问题。
她从三个方面谈到了对金融科技发展的认知。一是,坚持初心,保质保量做实金融科技。让行业数字化与制度体系如影随形,而非仅强调技术本身一面,这才是根本;二是,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支撑行业转型发展。构建合理基础设施是赋能金融服务、发挥金融科技能力最根本的体现。输出科技能力,以推动行业数字化发展平均基线整体提升,这才叫金融行业;三是,合力发作,持续注入金融创新人才。对此,杨竑建议,未来可以建设金融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培养体系和有效数据库管理,深挖人才资源价值。
中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邢桂伟发表了“守正创新 行稳致远——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实践”的主题演讲。站在银行人的角度,“所谓金融科技,金融是本质,科技是一个技术和手段。有一句话,无科技不金融,这是金融科技。”他认为,金融科技有三个特点:技术和技术的融合,实现各种技术之间联合运用;技术和业务融合,把技术运用到业务全流程、全领域推动业务变革;金融和场景变革,无场景不金融,把金融服务融入各个场景生态当中,实现对于实体经济更加有效的服务。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傲英在“数据库助力金融数字化转型”的主题演讲中表示,数据是第五大生产要素,也是数字经济时代一个特殊的生产要素。数据具备能源属性和人文属性,同时也能带来新的科学。他认为,数据是新基建核心。“我们处在数据库发展最好时代,目的把它变成平民化、大众化,把它变成一种服务,这很关键。”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贲圣林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对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模式进行了透析,“金融科技的三大模式,分别是中国的需求拉动、美国的技术驱动和英国的规制推动。”他认为,新时代,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有两大机会。第一,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对于中国来讲,全世界最大银行业体系,全世界领先或者规模比较大的证券保险,数字化转型是巨大的机会。第二,中国Techfin、科技金融走向全球。在这一过程中要用好离岸跳板,提高中国品牌的美誉度,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最关键的是,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培养。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俞枫分享了“国泰君安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在他看来,金融科技和数字化转型不同,前者主要讲技术方面问题,是解决效率问题,后者则是组织,是解决经营模式的问题。数字化转型是围绕技术、数据、流程、组织四个要素来进行。自上而下,以客户为中心提升经营管理模式。以及,自下而上进行技术赋能,通过科技手段、技术赋能解决价值创新问题,构建数字协同生态。基于数据和技术的生态合作是未来发展的新空间。
渤海银行个人金融部总经理赵峰在“浅谈零售银行转型中的一体化策略”的演讲中说到,零售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三大痛点。第一,理解客户能力不够;第二,服务客户的能力;第三,运营客户的能力。针对痛点,赵峰提到,建立一体化策略的业务架构很重要。而在做一体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协同,包括零售部门内部协同和科技协同。不过,和国有大行相比,股份制银行面临着一些短板问题。对此,渤海银行的做法是,先行补齐业务发展主流方向、战略方向短板,把有限资源用于零售转型。
签约仪式
会上,在黄浦区金融服务办公室杨国威主任,华东师大长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陈琦伟的共同见证下,黄浦区金融服务办公室王峻副主任,及华东师范大学长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张俊,代表双方正式签订“外滩金融科技总汇”协议,携手为上海外滩金融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颁奖仪式
第二届大赛历时6月有余,共计503个报名项目,历经苏州、杭州、南京、上海四大赛区以及最终复赛的鏖战,遴选出高度符合大赛应用场景指引的57个前沿创新项目。会上,在百余位嘉宾的共同见证下,为本次获奖的优质项目隆重颁发了“年度金融机构最佳创新奖、最佳应用奖、最佳新锐企业奖、最佳供应商奖、领军企业奖和大学生创新奖等六大奖项。
报告发布
会议最后,由贲圣林院长与陈琦伟院长共同发布了《2022长三角金融科技最具活力城市报告》(下称“报告”)。并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首次联合推出长三角金融科技发展指数(DFI)。
通过金融科技产业、金融科技应用与金融科技生态三大维度,从企业、用户、政府三大市场主体构建了三大指标体系。综合衡量,长三角区域主要城市金融科技发展活力和发展格局。为政府与企业的有效决策提供参考。
主会场之外,本次大会特设有“金融科技应用场景”“金融科技前沿技术创新”两大分论坛,与会嘉宾分别就应用场景和技术创新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深度讨论,旨在清晰化数字化经济新时代下,金融科技的创新难点与方向,破解金融科技企业应用落地的难题,推助金融科技平稳发展。